休學回顧(心態轉變五): 第三文化兒童

Photo by Andrew Hutchings on Unsplash

這篇是我「休學回顧」系列中心態轉變的第五篇!

在 2016 年,BBC 有一篇報導寫著:

Third Culture Kid(第三文化兒童):處處是家,又無處是家

簡單來說,third culture kid 就是成長階段時被兩個文化衝擊的人。

有人會剛好一半一半,而有人對一種文化的理解度會比較高或少。都有。

而我,就是一個 third culture kid。

我在台北出生。在台北讀書到國二。接著我讀美國學校到高中畢業。完了後去美國讀書。

不過,一直以來我覺得我吸收到的比較多是西方的思想而不是他們的文化

可能是因為家裡的關係吧。反而台灣的文化我很少接觸(除了在學校以外)。

而即將邁入二十的我覺得我對兩方的理解度都沒有到很高。

我沒有到很台,但我也沒有到很美式。

我就是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中間點。我很難找到平衡。

我一直不知道我應該要扮演哪一個角色。我不知道我應該傾向於哪一邊。

這也導致,我有障礙跟任何一方變得很熟。因為我沒有經歷過那個文化「該有」的童年。

我舉兩個例子好了。

第一個是我去美國讀大學的時候。

大一時,我有參加 pre-orientation(幫助新生適應入學的程序)。

我當時被分配到一個大約十個人的小組。而在後續幾天我們有一起到社區做公益、玩遊戲、深夜聊天、更了解彼此。

不過呢,我是裡面唯一的亞洲人。

原本我以為:「啊,我有去過美國學校。我應該可以跟他們聊吧~」

大錯。

我發覺我很難了解他們的對話。當他們在討論兒時最愛的點心、家裡花園種的蔬果、看的節目,我完全插不進去。我從來沒有經歷過美國人的童年。我不知道要說什麼。

當然我們因為相處的時間很多,所以最後大家都變得很熟。我也很開心認識這些人 :) 但,我終究還是覺得我自己沒有完全融入。

而漸漸地,我覺得我的另一半(台灣文化)越來越「不酷」、沒意思。我一心想要了解他們在說什麼。這個我後面會再說。

第二個經歷是我去當兵的時候。

第二階段的時候,我被分到了一個新的連隊。在這裡的人,不在只是台北人。有不同地區的人(基隆、台東、宜蘭等)。應該都算是比較 local 的。

我班上的人超愛打手游(有的愛課金)、聊大學生活、或是工作現實層面的議題。

同樣的,我很難跟他們變得很熟。我很難跟他們聊起來。反而比較多是他們對我的背景好奇,所以他們很愛問問題。有時會問得有點太直接。。。通常我就會回不知道。

有時他們會講到一些人名或是節目,我通常也不知道。。。

讀的出來,我與兩邊道地的人都沒辦法變得很熟。很多時候我會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。兩方都是。我沒有辦法完全融入。

這讓我很困惑、很矛盾、很不清楚自己應該要追隨哪一個文化。

我,到底是誰?

我應該什麼時候講中文?什麼時候講英文?為什麼他們說的我都聽不懂?那我到底知道什麼?

總之,很混亂。

Photo by Patryk Sobczak on Unsplash

也因為這樣,我大一在美國的時候,我直接讓我台灣人的身分淡去,並盡全力的了解美國的文化。

但,這一年休學後,我很愧疚,因為我發覺這是完全不對的。

一直以來,我把我的 third culture kid 的身分看成是一種限制、一種無助的尷尬感、一種「我永遠無法融入」的障礙。

但,休學完,我有了一些新的體悟。

第一:我把美國人神聖化了。我一直都覺得他們的文化比台灣的好跟酷。但不是這樣的!在怎麼說,我們都還是人。我們應該互相學習跟分享,而不是一味地膜拜!

第二:台灣是一個很棒的地方。有太多值得分享的事物了。我應該多分享啊!身為一個留學生,我的使命不只包括學習國外文化,也包括要宣傳自己生長的土地啊!

第三:Third culture kid 是一種優勢。因為你跟大部分人不一樣。你接觸過不同的文化!

第四:稍微想一下自己的文化特色在哪,好方便介紹~

我覺得,這次休學完,我回去美國的心態會很不一樣。

我還是會學習各個文化並盡量體驗新事。但,我絕不會忘記台灣的好。而我也會盡量分享!

老實說,我要是沒有休學,我很可能不會有這個心態上的轉變。所以我很高興 :)

.

.

.

如果你讀到這裡,太扯了。真的很謝謝你讀完了這篇 😊

我大一念完後休學了一年(2020 五月 - 2021 九月)。

這篇是我「休學回顧」系列中心態轉變的第五篇 :)

這段期間發生了不少事。所以,想繼續讀這個系列的話,以下有連結 👇

👉 下一篇文章:休學回顧(特別篇):Q&A

👈 上一篇文章:休學回顧(心態轉變四): 人生就只會活一次

或看看有沒有其他對你有興趣的文章:「休學回顧」系列‍

Read Next